《開誠布公》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開誠布公的拼音:kāi chénɡ bù ɡōnɡ
解釋 開誠:敞開誠心。布公:宣示公正。指以誠相待,坦白無私
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諸葛亮一生勤勤懇懇,為了治理蜀國和興復(fù)漢室而鞠躬盡瘁。《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給他寫的傳記最后評論說:“諸葛亮作為相國,安撫百姓,明示禮法和規(guī)矩,規(guī)定官吏的權(quán)限和職責,聽從君主的裁斷,袒露誠心,推行公正。對于竭盡忠誠,有益于當世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一定獎賞;對于違反法令、懶惰無禮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親戚也一定懲罰;對于認罪并坦白真情的人,即使罪行嚴重也一定赦免;對于不說實話、巧言偽飾的人,即使罪行輕微也一定嚴懲。無論做了多么小的好事,沒有不獎賞的,無論做了多么小的壞事,也沒有不貶斥的。他對各項事務(wù)都很熟悉,能抓住其根本,能根據(jù)人的名聲考察他的實質(zhì),瞧不起那些虛偽的人。最終使得蜀國全境之內(nèi),人人都敬畏愛戴他,刑法政令雖然嚴厲,但沒有怨恨之人。這都是因為他心存公平,對該不該做的事規(guī)定得十分清楚的緣故。”
近義 坦誠相待
反義 鉤心斗角
例句
你倆只要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就可以消除誤會。
上一篇:《師出無名》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異曲同工》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