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四面楚歌的拼音:sì miàn chǔ ɡē
解釋 比喻處于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項羽、劉邦推翻秦王朝以后,兩家之間又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由于項羽剛愎自用,錯失了多次良機,最后被劉邦打敗,退駐在垓下。當時項羽的士兵少,軍糧也已吃完,漢軍和諸侯的軍隊把他們包圍了好幾重。晚上聽見漢軍軍營四面都在唱楚地的民歌,項羽大驚,說:“難道漢軍已經把楚國全部占領了嗎?為何他們那里有那么多的楚國人呢?”于是項羽就起來在帳中飲酒。看到陪伴自己的美人虞姬和戰馬烏騅,項羽非常難過,他慷慨悲歌,唱到:“力拔山啊氣蓋世,天時不利啊騅不跑。騅不跑啊怎么辦?虞姬又該怎么辦?”項羽唱了好幾遍,唱著唱著流下了眼淚,手下的人也都跟著哭了。
隨后項羽帶領八百多名壯士趁著夜色突出重圍,等跑到東城,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而漢軍追擊的騎兵有幾千人。一番血戰后,項羽自知大勢已去,便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死。
近義 走投無路
反義 旗開得勝
例句
李陵被匈奴追逼到一個山谷中,孤立無援,四面楚歌,不得已而投降。
上一篇:《唇亡齒寒》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因勢利導》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