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家書·臨終誡子》注釋與鑒賞
春秋楚·孫叔敖
王數(shù)封我矣①,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②。楚越之間有寢丘者③,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可長有者其唯此也④。
[注釋]① 王: 指楚王。數(shù)封: 屢次給我封地。② 為: 如。必: 一定。無受: 不要接受。利地: 指條件優(yōu)越之地。③ 寢丘: 春秋時楚地名。在今河南固始、沈丘兩縣之間,以貧瘠著稱。④ 長有: 長期擁有。
[作者]孫叔敖,氏,名敖,字孫叔,一字艾獵。春秋時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東南)人。官令尹。邲之戰(zhàn),輔助楚莊王指揮楚軍,大勝晉兵。曾在期思、雩婁(今河南商城東)興修水利工程。又相傳開鑿芍陂(今安徽壽縣安半塘),蓄水灌田。
[鑒賞]本文是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的遺書,作為有功于楚國的大臣,生前屢次拒絕楚王的封地,臨終時,料到楚王將會封賞其子,勸誡其子“必無受利地”,如受封,則可取“地不利而名惡”的寢丘,只有如此,方能長有其地。短短的數(shù)十字,表達了孫叔敖生前不居功受封的氣度和為使子孫長期保有封地的良苦用心。
上一篇:收藏手記·瓷器銅器篇·兩尊銅佛像
下一篇:《書信鑒賞·友書·臨終遺表》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