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厲兵秣馬的拼音:lì bīnɡ mò mǎ
解釋 厲:磨礪。秣:喂養。指磨利兵器,喂飽馬匹,做好戰斗準備。
出處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重耳流亡的時候,鄭國曾經對他無禮,后來重耳回國繼位為晉國國君,即為晉文公。晉文公聯合秦國國君秦穆公包圍了鄭國,鄭國趕緊派大臣燭之武游說秦軍退兵,化解了這次危機。不久,秦穆公以幫助鄭國防守為名派杞子等人駐守鄭國。杞子見鄭國守備空虛,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說:“我現在掌管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您秘密派兵前來,可以突襲奪取鄭國國都。”
秦穆公于是派遣孟明視等三位大將率軍前往,當軍隊行至滑國(今河南省偃師縣)時,碰上了一個前往周都洛陽做買賣的鄭國商人弦高。弦高了解情況后,一方面趕緊派人回鄭國報信,另一方面馬上送給秦軍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牛,并假裝說:“我們國君聽說你們軍隊將要經過鄭國,先派我來犒勞大家。”鄭國接到弦高的報告,立即派人去杞子的駐地查探,發現他們正在收拾行裝、磨利兵器、喂飽馬匹,已經做好了戰斗準備。鄭國國君于是對杞子等人說:“你們在我國呆了這么長時間,現在我們的糧食、牲口都已經吃完了,所以請諸位收拾行裝準備離開,不過大家還可以到我們的獵場打些野味,怎么樣?”杞子等人一看陰謀已經敗露,就趕快逃出了鄭國。孟明視等三位大將也認為鄭國已經有所準備,突襲難以成功,只好就近趁機滅掉滑國,然后返回了秦國。
例句
關羽被吳軍所殺,張飛敦促手下士卒厲兵秣馬,準備與大哥劉備一起蕩平東吳,報仇雪恨。
上一篇:《危如累卵》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雙管齊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