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得》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千慮一得的拼音:qiān lǜ yī dé
解釋 慮:思考,考慮。得:收獲。指愚笨之人的細致考慮也會有可取之處。后常用為發表意見時的自謙之詞。
出處 《晏子春秋·雜下十八》:“圣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晏子,即晏嬰,是繼管仲之后齊國的名相,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一天,他正在吃飯,齊景公派遣的使者來了。于是晏子就請他一起吃,分食了自己的飯菜,結果使者沒有吃飽,晏子也沒有吃飽。使者返回后把這事告訴了景公。景公說:“啊!晏子家窮得這樣,我竟然不知道,這是我的過錯啊。”于是派人送給晏子千金以及市場的稅收,希望他用這些錢來奉養自己的賓客。晏子推辭不受。景公又派人送去,他又推辭,這樣往返三次,最終拜謝說:“我家并不窮困,國君您的賞賜,恩澤已經覆及了我父母及妻子的家族,也延及到了朋友。假如用這些錢財賑濟百姓,您的恩賜就更厚重了。我家并不貧窮,我聽說,假如從國君那里大量索取,然后把所得的東西用于百姓,就屬于臣下代替君主治理百姓,忠臣是不這樣做的。從國君那里大量索取,但是不用于人民,就如同用筐子、箱子裝起來一樣,是有德行的人所不做的。前進時從君主那里索取,后退時得罪賢人,自己死后財物卻歸了別人,這就是所謂的只懂得收藏。粗衣疏食,只要自己內心滿足就可以了。”景公說:“過去我們的先主齊桓公把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管仲沒有推辭就接受了,您為何要推辭呢?”晏子說:“我聽說,圣明的人考慮多了,難免會有失誤;愚魯的人考慮多了,一定會有可取之處。我想這大概是管仲的失誤,我的所得吧?因此推辭而不敢接受您的賞賜。”
反義 千慮一失
例句
評價一部作品,要把幾十萬字的小說讀了又讀,爛熟于心,然后才可能千慮一得,有所體悟,有所發現。
上一篇:《包藏禍心》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華而不實》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