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類拔萃》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出類拔萃的拼音:chū lèi bá cuì
解釋 拔:超出。萃:聚在一起的人或物。形容卓越出眾,不同一般。
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孫丑希望老師孟子給自己講一下孔子、伯夷、伊尹這三位古代圣人的異同。孟子說:“他們的共同點在于都能夠以仁義治理天下,使諸侯來朝見;都不會做不合道理的事,都不會濫殺沒有犯罪的人。”至于他們的相異之處,孟子并沒有直接進行比較,孟子這樣說:“孔門弟子中名氣很大的宰我、子貢、有若三人,他們的聰明和智慧足以了解圣人,即使他們了解得不夠,也不至于偏袒哪位,因此我們可以看看他們是如何稱贊孔子的。宰我說:‘我看老師比堯舜都強多了。’子貢說:‘看見一國的禮制,就了解它的政治;聽到一國的音樂,就知道他的德教。即使在百代以后去評價百代以來的國君,也沒有誰能違離孔子之道。從有人類以來,沒有誰能趕上我的老師。’有若說:‘不僅人類有高下的不同,麒麟對于走獸、鳳凰對于飛禽、泰山對于土堆、河海對于小溪,都屬同類中的高下之別。圣人對于百姓,也是同類,但他遠遠地超出了同類,大大高出了同類。從有人類以來,沒有誰比孔子更加偉大。’”
近義 鶴立雞群
反義 濫竽充數
例句
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到處都有出類拔萃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中開出的鮮艷花朵。
上一篇:《再接再厲》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分庭抗禮》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