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的解釋|片的意思|“片”字的基本解釋
《說文解字》說:“片,判木也。從半木。”所謂“判木”就是劈木頭,把木頭一劈兩半。小篆的“木”寫成。小篆的“片”寫作
,正好是“木”字的一半。孫海波所著的《甲骨文編》說:在古文字中,一個字既可以正寫,也可以反寫,所以“片”字可以寫成這樣兩種形狀。“片”字的本義就是“剖開”、“分開”。清代學(xué)者陳鼎在《滇游記》中說:一個大葫蘆可以裝得下100斗糧食,“片之,可為舟航”。意思是說:把這個大葫蘆從中剖開,就可以當(dāng)船用。
“片”字本來是個動詞,但也可以指剖開后兩方中的一方,這就成了名詞。《南史》中說:“乃破荻為片。”這里的“片”就是破開以后的一半。把事物分開不僅僅是分成兩半,也可以分成許多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叫“片”。如:劃片包干,分片開荒,土地連成片等等。如果把東西削成薄薄的一片,這個動作和結(jié)果都叫“片”。《老殘游記》第六回說:“我們那里有人送的兩只山雞,已經(jīng)都片出來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說請鐵老爺務(wù)必上去吃火鍋子呢。”這里一共有三個“片”字,前兩個都是動詞“削”的意思,最后一個“片”字是名詞“肉片”的意思。
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說是有一個財主非常吝嗇,請了一個教書先生來教自己的兒子識字,供應(yīng)先生的伙食非常差,總是青菜蘿卜。好不容易盼到了過節(jié),伙食上有所改善,多了一盤肉片。再看那肉片,又薄又少。于是先生嘆了一口氣,又作了一首詩。說:“薄薄片來淺淺鋪,廚房娘子費功夫。輕易不敢開窗看,恐被風(fēng)吹入太湖。”
“片”字最常見的用法就是指那些扁而薄的東西,如:木片、名片、玉蘭片、藥片等等。花瓣大多也是扁而薄的東西,所以花瓣也叫“花片”。清朝人方碧潯在《落花詩》中說:“山鳥解人憐惜意,故含花片往來飛。”這里的“花片”就是花瓣。可是“鴉片”并不是扁而薄的東西,為什么也稱作“片”呢?原來“鴉片”的名字并不叫“鴉片”,而是叫“阿片”。是從還沒有成熟的罌粟果里取出來的乳狀液體,干燥后就會變成淡黃色或棕色的固體,制成藥片,有止瀉、止咳和鎮(zhèn)痛作用,因為它是片劑,所以叫“阿片”。只有當(dāng)它用作毒品的時候,它的名字才改成“鴉片”或“雅片”。
后來,“片”字由名詞轉(zhuǎn)成了量詞,用來稱呼那些扁而薄的東西的數(shù)量。如:幾片藥,兩片面包,天空飄著兩三片白云,等等。唐代詩人李白在《望天門山》一詩中說:“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里的“一片”就是指船帆的數(shù)量。作為量詞的“片”也可以指連綿不斷的事物。如:一片草地,一片好心,等等。
由于“扁而薄的東西”是“片”字的基本用法,所以“片”字又引申出形容詞的用法,形容很少或很短。晉代學(xué)者陸機(jī)在《文賦》中談到寫文章的原則時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意思是:寫文章要用一兩句簡短的話放在一個明顯的位置上,作為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警醒人心的作用。這里的“片言”就是很簡短的話。《論語·顏淵》中說:“片言可以折獄。”“折獄”就是“斷案”,是說孔子的學(xué)生子路能用簡短的幾句話就把訴訟案件判決得一清二楚。其他如“片甲不留”,形容全軍被消滅;“片瓦無存”,形容房屋全部被毀壞;“片段”指整體當(dāng)中的一段,多指文章,小說,戲劇,生活,經(jīng)歷等等。
以上所講的“片”字的各種用法,它們的讀音都是去聲,讀作piàn。另外還有一種讀音,讀作陰平piān,如:相片、唱片、影片等。
上一篇:漏的解釋|漏的意思|“漏”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貓的解釋|貓的意思|“貓”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