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守株待兔的拼音: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釋 株:樹樁。守著樹樁,等待兔子在樹樁上碰死。后用來比喻死守狹隘的經驗,而不知變通。
出處 《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柱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戰國末期的韓非子在《五蠹》中說,圣人不期望效法古代,不按固定不變的老規矩辦事,而是研究當代的形勢,采取新的措施。他在講解這個道理的時候舉例道:宋國有一個耕田的人,田中有根樹樁子,一只兔子跑來,恰好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從此他放下農具,整天守著樹樁,希望再撿到撞死的兔子。但最終也沒有撿到兔子,自己卻被宋國人嘲笑。現在打算用先王的辦法來治理當代的百姓,都屬于守株待兔這一類啊!
近義 刻舟求劍
反義 隨機應變
例句
當前有些豪華商店熱衷于做高價位、高利潤的生意,營業員面對空空蕩蕩的店堂“守株待兔”,準備逮住“大腕”做筆大生意。
上一篇:《妄自尊大》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安居樂業》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