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振林木;響遏行云拼音,聲振林木;響遏行云對偶成語介紹
聲振林木;響遏行云拼音:shēng zhèn lín mù;xiǎng è xíng yún
【上】聲:指歌聲、樂聲。振:通“震”,震動。歌聲樂聲震動林木。形容歌聲或樂聲高亢宏亮。《儒林外史》五十五回:“荊元慢慢的和了弦,彈起來,鏗鏗鏘鏘,聲振林木,那些鳥雀聞之,都棲息枝間竊聽。”
【下】遏:阻止。指歌聲響入云霄,把飄浮著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聲嘹亮有力,動聽悅耳。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八回:“跟手又唱第二出,便是《一夜九更天》,用老生掛白須,扮老人家,唱過嶺時,全用高字,真是‘響遏行云’。”
【綜】形容歌聲激越洪亮,震動林梢;動聽悅耳,阻遏行云。
【例】① 《列子·湯問》:“餞于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② 紅軍就要走了,老鄉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夾道歡送,《十送紅軍》的歌聲聲震林木,響遏行云,場面十分感人。
上一篇:《堅壁清野,整甲繕兵》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