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土家族民間敘事詩。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保靖縣一帶。1958年由土家族民間歌手田二娃口述,羅輯整理定稿。同年7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印成單行本;后收入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國民間長詩選》(二)。《錦雞》的內(nèi)容,類似漢族神話故事《天仙配》。它敘述的故事大意是:龍溪坪有個名叫春哥的孤兒,兩歲未滿,父母雙亡,被鄰居好心的婆婆收養(yǎng)。十歲時,婆婆病死,春哥為買棺木安葬婆婆而賣身給土司家,受盡饑寒。春哥一次上山砍柴時,斬妖蛇救出一只錦雞。為了報恩,錦雞贈給春哥月明珠、如意鈴和美麗羽毛等珍寶。春哥以這些珍寶為自己和所有的長工贖身,并在山嶺開荒種田,建起新村。后來錦雞又化為一個美麗的姑娘,和春哥結(jié)為夫妻。土司妄想霸占姑娘,結(jié)果在新婚之夜,錦雞姑娘施以魔法使土司變成了床前的腳踏,遭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長詩就是通過這一曲折離奇、富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塑造了春哥和錦雞姑娘這一對同封建惡勢力作堅決斗爭的患難夫妻的典型形象,反映了古代土家族勞動人民反抗壓迫和剝削,要求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這首敘事詩在表現(xiàn)形式上,受漢族民歌影響,采用了四句一節(jié)的七言體,語言生動簡潔,自然樸實(shí),具有感人的藝術(shù)魅力。
上一篇:尹昌龍《錦繡谷之戀》當(dāng)代文學(xué)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學(xué)軍《鍛煉》當(dāng)代文學(xué)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