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半途而廢的拼音:bàn tú ér fèi
解釋 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
出處 《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p>
《中庸》是《禮記》中的重要篇目,又與《大學》《論語》《孟子》并稱為“四書”,主要敘述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政治、哲學思想,主張待人處事不偏不倚,既不過分也無不及?!吨杏埂分杏涗浐驼砹丝鬃拥难哉摚渲杏幸欢沃v到,孔子說:“世上有些人避世隱居,行為怪異,雖然后代有人稱贊他們,但是我不愿去做這樣的事。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但往往半路上終止,我是不會中途停止的。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即使隱沒在世間而不為人們所了解,也決不后悔,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近義 有始無終
反義 有始有終
例句
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廢,而應善始善終。
上一篇:《千金一笑,十斛片時》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南橘北枳,秦智虞愚》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