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出生入死的拼音:chū shēnɡ rù sǐ
解釋 原謂從出生到死去。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險,隨時有死的可能。
出處 《老子·德經》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老子》是老子思想的總結,其中最主要的觀點之一是“無為”。老子在講到關于人的生死時說:人出現于世上就是生,入于墳墓就是死。所有人中,長壽者占十分之三,短命者占十分之三,還有本來可以活得長久,卻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造成最后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養生養得太過分。曾經聽說,善于養護生命的人,在陸地上行走不會遇到犀牛和老虎,在軍隊中打仗不會受到傷害;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為什么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范圍。
老子在這段話中認為,有十分之六的人,他們的生死符合自然規律,還有十分之三的人,因為過分追求養生反而短命,只有最后那十分之一的人,因為講求“無為”、善于養生,因而得以永享天年。
近義 赴湯蹈火
反義 貪生怕死
例句
誰也數不清,你在敵特的槍口下,曾幾度出生入死。
上一篇:《出爾反爾》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鑿破渾沌,頓開茅塞》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