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兕出柙;龜玉毀櫝拼音,虎兕出柙;龜玉毀櫝對偶成語介紹
虎兕出柙;龜玉毀櫝拼音:hǔ sì chū xiá;guī yù huǐ dú
【上】兕:犀牛類野獸。柙:關獸的木籠子。虎、兕逃出木籠子。比喻壞人逃脫或做事不盡責,是監(jiān)管者失職。
【下】龜玉:龜甲和玉,在古代都是屬于貴重物品。櫝:木匣。龜甲和寶玉被毀于匣中。比喻輔佐大臣不盡職,致使國運衰敗。《論語·季氏》:“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邢昺疏:“言是典守者之過也,以喻主君有闕,是輔相者之過也。”
【綜】輔佐臣僚的失職,致使惡人橫行,國運衰敗,國家陷入危險境地。
【例】古人有言,“虎兕出柙,龜玉毀櫝”是“典守者之過”,因此,我們各級官員都要記取這一古訓,堅決打擊各種邪惡勢力,努力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對國家對人民負責!
上一篇:《藏諸名山,傳之其人》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蜂擁蟻屯,鳧居雁聚》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