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

“蓬”是形聲字。小篆從艸(艸),逢聲。隸變后楷書寫作“蓬”。
《說文·艸部》:“蓬,蒿也。從艸,逢聲。”(蓬,蓬蒿草。從艸,逢聲。)
“蓬”的本義是蓬草。如《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草凌亂,故用以比喻散亂。如《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又引申為旺盛。如“朝氣蓬勃的小伙子”。
用作量詞,多指成團的或像飛蓬形狀的東西。如“一蓬煙”、“一蓬火”。
蓬
“蓬”是形聲字。小篆從艸(艸),逢聲。隸變后楷書寫作“蓬”。
《說文·艸部》:“蓬,蒿也。從艸,逢聲。”(蓬,蓬蒿草。從艸,逢聲。)
“蓬”的本義是蓬草。如《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蓬草凌亂,故用以比喻散亂。如《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又引申為旺盛。如“朝氣蓬勃的小伙子”。
用作量詞,多指成團的或像飛蓬形狀的東西。如“一蓬煙”、“一蓬火”。
上一篇:《蒿》字義,《蒿》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蒿》
下一篇:《虜》字義,《虜》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