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買履
鄭國有一個人,眼看著自己腳上的鞋子從鞋幫到鞋底都已破舊,于是準備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的。
這個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繩量好了自己腳的長短尺寸,隨手將小繩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門了。
一路上,他緊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來到集市。集市上熱鬧極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滿了柜臺。這個鄭國人徑直走到鞋鋪前,里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鄭國人讓掌柜的拿了幾雙鞋,他左挑右選,最后選中了一雙自己覺得滿意的鞋子。他正準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繩被擱在家里忘記帶來。
于是他放下鞋子趕緊回家去。他滿頭大汗地跑回家中,一把抓起小繩就急忙趕往集市。盡管他快跑慢跑,還是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陽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販都收了攤,大多數店鋪已經關門。他來到鞋鋪,鞋鋪也關門了。
他鞋沒買成,低頭瞧瞧自己腳上,原先那個鞋窟窿現在更大了,他十分沮喪。有幾個人圍過來,了解情況后,忍不住問他:“買鞋時為什么不用你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呢?”鄭人回答說:“那可不成,量的尺碼才可靠,我的腳是不可靠的。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我的腳。”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故事啟示】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沒買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千萬不要犯鄭人買履的錯誤。為人處事要實事求是,更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太墨守成規。
【成語釋義】 比喻只相信教條,不相信實際。履,鞋。
【活用例句】 處事要靈活機變,不能像~一樣,死守刻板的教條。
【近義】 墨守成規、生搬硬套
【反義】 隨機應變、知機識變
上一篇:《鄰女窺墻》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鄰女窺墻》意思解讀
下一篇:《重蹈覆轍》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重蹈覆轍》意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