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散”是會意字。金文像一只手持酒器之形。小篆將金文酒器的兩個柱誤為披麻之形,將器體誤為一塊肉。隸變后楷書寫作“散”。
《說文》無。
“散”的本義為分離、分開,讀作sàn。如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引申指使分開、分發(fā)。如“散發(fā)傳單”、“散播流言”。
由分開引申指松開,不受約束、不團結(jié),讀作sǎn。如“一盤散沙”、“散漫”。
又引申指灑脫、瀟灑。如《世說新語·賢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fēng)氣。”
還可引申指零碎的、不成整體的。如歐陽修《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
上一篇:《敢》字義,《敢》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敢》
下一篇:《敬》字義,《敬》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