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鵝毛
唐朝貞觀年間,南方一少數民族首領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緬伯高帶了一批奇珍異寶前去拜見唐王。在這批貢物中,最珍貴的要數一只罕見的珍禽——白天鵝。
緬伯高最擔心的也是這只白天鵝,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怎么向國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親自喂水喂食,一點也不敢怠慢。
這天,緬伯高來到沔陽河邊,忽然覺得應該停下來給白天鵝洗個澡,就小心翼翼地將天鵝放入水中。誰知白天鵝合頸一扇翅膀,“撲喇喇”一聲飛上了天!緬伯高向前一撲,只扯得幾根羽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眼睜睜看著它飛得無影無蹤。
一時間,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隨從們勸他說:“已經飛走了,哭也沒有用,還是想想補救的方法吧。”接下來,緬伯高腦子里來來回回地想著一個問題:“怎么辦?進貢嗎?拿什么去見唐太宗呢?回去嗎?又怎敢去見國王呢!”思前想后,緬伯高決定繼續北上,他拿出一塊潔白的綢子,小心翼翼地把鵝毛包好,又在綢子上題了一首詩:“天鵝貢唐朝,山重路更遙。沔陽河失寶,人到地哭號啕。上復圣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
緬伯高帶著珠寶和鵝毛,披星戴月,不辭勞苦,來到了長安。唐太宗接見了緬伯高,緬伯高獻上禮物。唐太宗見是一個精致的綢緞小包,便令人打開,一看是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唐太宗看了那首詩,又聽了緬伯高的訴說,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緬伯高忠誠老實,不辱使命,于是,重重地賞賜了他。
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廣為流傳開來。
——羅泌《路史》
【故事啟示】 緬伯高是一個對君主絕對忠誠并懷有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的人。他堅忍不拔,克艱度險,最終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讀完這個故事,我們禁不住佩服緬伯高的機智與才華,更贊賞開明、重視情義的唐太宗。在古代社會,身為皇帝,能夠意識到情意無價,不以奇珍異寶為衡量臣民忠誠與否的唯一標準,難能可貴!
【成語釋義】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活用例句】 ~ ,禮輕情意重。
【接龍游戲】 千里送鵝毛→毛手毛腳→腳踏實地→地老天荒→荒誕不經→經緯萬端→端倪可察→察言觀色→色若死灰→灰頭土面→面有菜色→色授魂與→與民更始→始亂終棄→棄瑕錄用→用舍行藏→藏垢納污→污泥濁水→水乳交融→融會貫通→通宵達旦。
上一篇:《前倨后恭》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前倨后恭》意思解讀
下一篇:《千鈞一發》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千鈞一發》意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