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金吾不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金吾不禁:jīn wú bù jìn
詞源:唐·韋述《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
詞由:古代有一個風俗:每年元宵佳節夜里,整夜地在外面游玩娛樂。這個風俗的形成,還有個出典呢。漢代設置一個官職,叫金吾,任務是掌管京城的戒備,整夜地在京城里巡邏,禁止人們在夜里行走。但每年正月十五日例外,開放夜禁。一夜太少了,就再加上正月十五日前一天和后一天, 一連三天人們都可以在夜里行走。因為這是皇帝的命令, 所以也就成了慣例。京城可以如此, 地方也照此辦理。這樣,夜鬧元宵就成了一個民間風俗了。
詞義: 古時元宵節再加前后兩天,金吾不禁止人們夜行。金吾: 秦漢時掌管京城戒備的官吏;禁: 制止。后亦泛指沒有夜禁,整夜可以通行。
書證: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 六街三市, 競放花燈。真個金吾不禁, 玉漏無催。”清·王韜《瀛壖雜記》:“北門管鑰, 亦為竟夕不鍵, 殆所謂金吾不禁歟?”
上一篇:成語《量鑿正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金屋藏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