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起死人,肉白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起死人,肉白骨:qǐ sǐ rén , ròu bái gǔ
詞源: 《國語·吳語》:“君王之于越也, 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p>
詞由: 春秋時期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攻伐越國, 越國打敗了吳國, 吳王闔廬受重傷而死。過了三年, 吳王夫差起兵為父報仇, 越王勾踐準備迎戰。這時,頗有智謀的大夫文種向勾踐獻計道:吳國的伍子胥、華登善于用兵,若戰則我們兇多吉少,不如派使者去求和好。越王勾踐同意了,于是就委派諸稽郢去吳國。諸稽郢求見吳王道:我國君私底下告訴我:上一次是越國得罪了大王,內心覺得難受,幸好大王愿諒并赦免了我國的罪過。如今,吳王對待越國的大恩大德,就象把死人救活,使白骨能再長出肉來一樣啊!我們是決不敢忘記吳王的再造之恩的。后來,吳王夫差竟答允求和了。
詞義: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以極大的再造之恩。
書證: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先生之來,實出天賜。如起死人而肉白骨,孤敢不奉教!”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二回:“伍氏以鴉片案情,見惡于大府,非先生不能援手,故托弟為介紹,投謁先生。先生若能起死人而肉白骨,實為萬幸?!鼻濉の目怠秲号⑿蹅鳌返谑呕兀骸?何玉鳳)連忙向安老爺道:‘伯父,你的話說的盡心盡情到這個地步,真正的好比作“吹呢絮上青云,起死人肉白骨”?!?
上一篇:成語《賠了夫人又折兵》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趨炎附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