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黑云壓城城欲摧》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黑云壓城城欲摧: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詞源:唐·李賀《歌詩集·卷一·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詞由:李賀是我國唐朝時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生活困頓,曾官奉禮郎,因避父諱,被迫不能應進士科考試。李賀工于寫詩,早年就顯示出非凡的才華,可惜只活到二十七歲就死了,文學史上因而稱他為“詩鬼”。李賀的詩對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現實,作了無情的揭露和諷刺,同時也表現出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有一次,李賀將自己的詩作托人送給韓愈,希望能得到韓愈的舉薦。韓愈打開詩稿一看,第一首便是《雁門太守行》。這首詩頭四句的意思是:戰爭的烏云壓在城頭上,似乎要把城池摧毀,往來沖殺的士兵身上穿的鎧甲,在陽光下象魚鱗一樣閃耀金光。軍號滿天響,使大地上的一派秋光顯得更加悲壯,邊塞的戰場上灑遍了將士的鮮血,到夜里都凝成了深紫的顏色。開頭的第一首詩就使韓愈發生濃厚的興趣,他一口氣讀完李賀的詩稿,非常欽佩李賀的詩才。
詞義:濃厚的烏云籠罩城頭,仿佛要把整個城池摧毀。欲:將要;摧:摧毀。原形容戰爭氣氛非常緊張,現多用來比喻反動勢力猖獗一時的情勢。
書證:劉白羽《悼念郭沫若同志》:“在那黑云壓城城欲摧的關頭上,郭老雖已高齡,但他忠貞之心堅如金石。”
上一篇:成語《雞鳴狗盜》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一絲不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