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自以為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自以為計:zì yǐ wéi dé jì
詞源: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 反眼若不相識, 落陷阱, 不一引手救,反擠之, 又下石焉者, 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 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 聞子厚之風, 亦可以少愧矣?!?/p>
詞由: 唐順宗時, 王叔文力圖革新政治。唐憲宗即位后, 貶黜了王叔文。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柳宗元也被誅連貶官。柳宗元的好友韓愈, 從柳宗元遭貶后受到冷落的待遇上發出了感嘆。他說:“人們在困窘時才能顯出氣節道義?,F在有些人安居無事時, 那親友來來往往, 似乎很融洽; 握手言歡時似乎肝膽相照, 指天發誓不論生死都不背棄朋友, 簡直象真的一樣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小的利害沖突, 哪怕只有毛發般大小, 就翻臉不認人; 朋友掉下了陷阱, 竟至不伸手去救, 相反趁勢往下丟石頭, 這種人到處都是啊!這些事情連禽獸和野蠻人都不忍心干,而那些人卻自以為得計。若和柳宗元的高尚德行相比,該有點慚愧了吧。”
詞義:自己認為自己的計謀已經得逞了。得計:謀算得逞。常用以諷刺他人。
書證: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五回:“卻說魏延燒斷棧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自以為得計;不想楊儀、姜維星夜引兵抄到南谷之后?!濒斞浮赌锨槐闭{集·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當時曾有人評我為‘封建余孽’,其實捧住了這樣的題材,欣欣然自以為得計者,倒是十分‘封建的’的?!?
上一篇:成語《腹誹心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臭味相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