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狼狽為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狼狽為奸:láng bèi wéi jiān
詞源: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動植》:“或言: 狼狽是兩物, 狽前足絕短, 每行常駕兩狼, 失狼則不能動。故世言事乖者, 稱‘狼狽’。”
詞由: 狼和狽屬同一類動物, 但狼的前兩條腿較長, 后兩條腿較短,而狽的前兩條腿較短、后兩條腿較長, 狼不靠狽的幫助就不能直立,沒有跳躍的本領, 狽不靠狼的幫助就不能快走。一天, 狼和狽在一起各訴苦衷。狼想了個辦法, 說: 我們兩個結合起來做事吧。當天晚上就一同到一家羊圈外, 狽支起長長的后腿, 把狼架上了墻頭, 狼伸出長長的前腿, 從圈里偷出了一只大羊。等主人發現, 狽的前腿架在狼的后腿上, 很快地就逃走了。
詞義: 狼和狽相互依靠, 聯合起來干壞事。比喻壞人勾結起來干壞事。
書證: 清·吳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第九十五回:“他此時功名倒也不在心上, 一心只愁兩年多與童佐訚狼狽為奸所積聚的一注錢,萬一給他查抄了去, 以后便難于得此機會了。”毛澤東 《論持久戰》: “估計到某種時機, 敵之勸降手段又將出現,某些亡國論者又將蠕蠕而動, 而且難免勾結某些國際成分, 狼狽為奸。” 聞一多 《謹防漢奸合法化》:“由于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永遠是相互勾結, 狼狽為奸的, 所以兩種斗爭永遠得雙管齊下。”葉君健《火花》:“這個自命為‘慈悲為懷’的吳春茂原來是一個大惡棍,與何雨卿狼狽為奸,糟蹋和誣害好人,而且還要從中大撈一把!”
上一篇:成語《狡兔三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理直氣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