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理直氣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理直氣壯:lǐ zhí qì zhuàng
詞源:明·馮夢龍《古今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叫道:‘老天,老天!你若還有知,將何言抵對?我司馬貌一生鯁直,并無奸佞,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詞由:東漢靈帝時,有一個叫司馬貌的人,資性聰明,八歲就能縱筆成文。一次面對試官,出言不遜,便打落下來。后也覺得不好唐突,但始終做不了官。因為這時漢朝盛行買官,要想得到三公的官職,價是千萬,得到卿呢,也要五百萬。有一個叫崔烈的,化五百萬得了個司徒的官,漢靈帝還懊悔地說:可惜賤賣了。司馬貌窮,當然買不起。他很氣憤,一次把酒喝醉時寫了篇《怨詞》,在燈下又吟了數遍,猛然怒起,把詩稿焚了,說道:老天呀,你怎么回答我?我一生正直,可窮困潦倒。就是到閻王面前,我也要訴說我的不平。
詞義:理由正確充分,說話氣勢就壯。理直:理由全對;氣壯:氣盛膽大。
書證:明·沈采《還帶記》:“氣高理必長,理直氣必壯。”茹志鵑《里程》:“三娘理直氣壯,挺了胸,仍帶頭走在前面,朝阿貞去的方向走去?!比~圣陶《多收了三五斗》:“‘真個沒得吃的時候,什么地方有米,拿玉米來吃是不犯王法的。’理直氣壯的聲音?!泵┒堋渡形闯晒Α罚骸八碇睔鈮训匦α诵?,站起踱著方步?!卑徒稹豆怼粋€人的自述》:“他理直氣壯地回答我的質問,他的信仰的確是很堅定的,但我看他卻是愈陷愈深了?!?
上一篇:成語《狼狽為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甘拜下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