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李郭同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李郭同舟:lǐ guō tóng zhōu
詞源:《后漢書·郭太傳》:“善談論,美音制,乃游于洛陽。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師。后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輛。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p>
詞由:后漢時的郭太, 字林宗,對《墳典》極為精通。所謂《墳典》,就是上古的典籍,亦稱《三墳五典》他又善于談論,又懂得音制。有一次他到洛陽去游覽,見到了河南尹李膺。李膺聽了他的談論,十分敬佩他,于是就和他交為朋友,郭太的名字就在京師傳開了。后來他要回家去了,許多名流都來相送。郭太只和李膺同舟而濟,大家看了,都覺得是神仙飄然而去。這時正好下雨,郭太就把頭巾折一角擋雨。大家就學他這個樣子,把頭巾折一角認為風流得很,名為“林宗巾”。
詞義:李膺和郭太同舟渡河,為大家敬仰、羨慕。后用來比喻同知心朋友共游,灑脫自由。高逸不凡。亦作“李郭同船”、“李郭仙舟”。
書證:南朝·梁·陸倕《以詩代書別后寄贈》:“李郭或同舟,潘夏時方駕?!鼻濉り惪奠鳌独蓾摷o聞》卷八:“一時門外瞻望顏色,伺侯車騎者,駢肩累跡,幾如荀陳會坐、李郭同舟,東漢風流,再見今日也。”宋·呂渭老《水調歌頭·陳性孺不相見十年》:聞道山陰回棹,相去都無百里,李郭可同船。”明·李贄《直沽送馬誠所并高張二居士》:“直沽今日賦將歸,李郭仙舟亦暫違?!?
上一篇:成語《李廣難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枉尺直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