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夕惕若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夕惕若厲:xī tì ruò lì
詞源:《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 夕惕若厲, 無咎。”
詞由: 這里講了一個生活故事: 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整天都在奮勉不息工作和嚴格要求自己。一天下來了, 到了晚上還是不能有所放松,仍然勉勵自己: 要時刻懷著戒懼之心, 就好象有什么危險的事要發生一樣。這樣, 自己就可能不會有什么過失。時時自勉向上, 刻刻小心謹慎, 行為才會沒有差錯。
詞義: 到了晚上還要懷著戒懼之心, 好象要發生什么危險一樣。夕: 傍晚, 這里指白天晚上。惕:驚惕, 戒備; 若厲: 好象有危險。比喻嚴格要求自己, 一點也不敢有所松懈。亦作“朝乾夕惕”“夕惕朝乾”或簡作“夕惕”、“夕厲”。孔潁達注:“言尋常憂懼, 恒如傾危, 乃得無咎。”
書證:《舊唐書·代宗紀》:“朕主三靈之重, 讬群后之上, 夕惕若厲,不敢荒寧。”唐·李白《明堂賦》:“而圣主猶夕惕若厲, 懼人未安, 乃目極于天,耳下于泉。”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常恐殞越,辜負國恩;寤寐永嘆,夕惕若厲。”清·芹曹雪《紅樓夢》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 忠于厥職。”明·張居正《考滿謝手勅加恩疏》:“日申月飭,特祖宗已試之規;夕惕朝乾,乃臣本然之分。”晉·葛洪《抱樸子·吳失》:“吳主不此之思,不加夕惕,佞諂凡庸,委以重任, 危機急于彍弩, 亡征著于日月。”《宋書、后廢帝紀》:“朕以眇疚, 未弘政道, 囹圄尚繁, 枉滯猶積, 夕厲晨矜, 每惻于懷。”
上一篇:成語《夏蟲語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外強中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