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金人之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金人之箴:jīn rén zhī zhēn
詞源: 《孔子家語·觀周》:“孔子觀周, 遂入太祖后稗之廟, 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 三緘其口, 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詞由: 孔子對周代是極其崇拜、敬仰的, 他的政治觀點, 就是以文、武之道為基礎的;他提倡的禮,儀,也是以周代為標準的。自然, 他就想到周室所在地去看看。他到了洛陽,就立即到周的廟堂里去看看。在廟堂右邊臺階的前面, 立有一個金人。孔子就用封條把金人的口封起來, 而且連封了三條, 貼上封條后還在金人的背上刻上字, 刻的意思是說:“你是金人而又謹慎, 不好隨便開口啊!”
詞義: 周朝廟堂里的金人對人的勸戒。金人:銅鑄的人像; 箴:勸告,規勸, 勸戒。比喻出于謹慎或出于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書證: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四回:“說了非但無益, 反怕賈禍, 所以兄弟只得謹守金人之箴,不敢多事。”
上一篇:成語《重蹈覆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金友玉昆》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