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魏闕是什么意思
【典源】《莊子·讓王》:“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輕利。’……魏牟,萬乘之公子也,其隱巖穴也,難為于布衣之士; 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呂氏春秋·審為》亦載。
【今譯】 戰國時魏國的公子牟 (封于中山) 對瞻子說:“人雖然隱居在江海之上,心里卻思念著朝廷的榮華,怎么辦?”瞻子說:“要重視生命,就會看輕利祿了。”魏公子牟,是大國的公子,他隱居江湖,要比平常人困難得多了。魏闕為古代宮門外的大門,借指朝廷。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隱居江湖或遭受放逐,心中仍思戀朝廷。
【典形】 北闕心誠戀、馳心魏闕、戀闕、戀魏闕、望闕、魏闕、魏闕心、心存闕、心懸魏闕、子牟之心、身在魏闕、神馳魏闕、心游魏闕、子牟眷魏闕、忘魏闕、心魏闕、丹心懸魏闕。
【示例】
〔北闕心誠戀〕 元·揭傒斯《病中初度》:“北闕心誠戀,南轅首屢驤。”
〔馳心魏闕〕 唐·白居易《除趙昌檢校吏部尚書制》:“自移部荊門,馳心魏闕; 增修職貢,益勵忠勤。”
〔戀闕〕 唐·元稹 《贈王承宗侍中》:“每懷戀闕之誠,遂行割地之效。”
〔戀魏闕〕 唐·陳子昂《群公集畢氏林亭》:“子牟戀魏闕,漁父愛滄江。”〔望闕〕 唐·白居易 《與崇文詔》:“而望闕之戀深,固難奪志。”
〔魏闕心〕 宋·范成大《送張真甫中書》:“一封朝奏鈞天夢,萬里江行魏闕心。”
〔心存闕〕 唐·李商隱《哭遂州蕭侍郎》:“徒欲心存闕,終遭耳屬垣。”
〔心懸魏闕〕 清·楊潮觀《賀蘭山謫仙贈帶》:“身在江湖,心懸魏闕,正不知如何是好。”
〔子牟之心〕 唐·王維 《能禪師碑》:“禪師子牟之心,敢忘鳳闕; 遠公之足,不過虎溪。”
上一篇:得魚忘筌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懸車告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