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手記·文房雜項篇·新老大理石各有行情
大理石山水紋插屏 (民國)
大理石,花紋美觀綺麗,能幻出世間無窮景物,令人不可思議,它既用于建筑,又是天然的觀賞品,歷來為國人所鐘愛。
大理石既為觀賞之品,收藏之物,何時進入市場 ? 售價如何?有什么作偽手段?怎樣辨別真偽?這些都是需要著重回答的問題。
關于大理石的交易和行情,明代已有確切記載。崇禎年間,徐霞客來到大理,見有觀賞性大理石的銷售市場,遂以“百錢市一小方”珍藏于身。民國年間,錢士青在《游滇紀事》中說:“大理石為云南特產,或制成掛屏八幅,上等者約二三十元,次等者十余元;或制作插屏一方,上等者約值七八十元,下等者亦須十余元。”
現今,大理石在古玩市場仍有銷售。天津鼓樓古物市場剛剛開業,就有一家店鋪擺出一件大理石座屏。座屏通高 3 米,石片為長方形,長約 1.5 米,寬約 1.2 米,畫面為水墨花構成,連綿起伏的雪山,遠遠看去,有如站在麗江大研鎮眺望玉龍山脈,令人心曠神怡。石上鐫清代學者、金石家黃易題詩一首:“白雪皚皚屯山谷,人跡不至鳥飛絕。冰川結凍如玉柱,千峰齊出問天公。”落款為“乾隆戊申年夏,小松”,字款下為朱文“黃易”印。座架雖為花梨木制作,然格調高雅。筆者向店家詢價,店家說“賣 4 萬元”。
如今觀賞性大理石的銷售總體上可分成舊品與新品兩大類。兩大類來源不同,進貨渠道不同,區分標準不同,價格上也存在著差異。
舊品即所謂老理石屏,多出現在古玩商店和拍賣會上。古玩商店有以銷售老理石屏為主的,也有與木器家具或文玩雜項混雜一起零星銷售的。古玩商店的老理石片因檔次和大小不同價格各異,高者上萬,低者數百。店里所售,特別要注意的是,一些販子有時將殘破的老理石片切割后,去掉破碴兒,配以新座架,冒充舊制,對此買家要有所防備。
拍賣會上的拍品大都檔次較高,以插屏、座屏、掛屏和帶有理石鑲嵌的古典家具居多。石屏的價位,既取決于理石片的品位和大小,也在很大程度上看座架的年代、木質和做工。高者達數十萬元,低者數千元。在一次拍賣會上,一件清代紅木雕花鑲理石大座屏,通高 208厘米,寬 100 厘米,體量碩大,形態莊重,在同類器物中稀見,理石片畫面山巒起伏,層次分明,題為“碧谷云煙”。此屏標價 5 萬至 6 萬元。另有一件民國時期的紅木嵌理石插屏,通高 60 厘米,石片和座框均為舊物,唯因圖案無特色且無款題,座框做工亦顯一般,故標價5000元。這些老理石屏既為真貨,不管其價位高低,因其在古玩市場上逐年減少,將來仍有它的增值空間。
新理石的銷售,古玩市場有專營店,成批從大理進貨,既供個人收藏,又批發給其他小店或古舊家具商店。另一種銷售形式則是,大理石屏分布在奇石市場,作為奇石的一個品類出售給買家。不管哪種銷售方式,其價位大致不相上下。總的規律是,圖案成景并特殊的,售價極高。我和一位專銷大理石的先生聊過,他告訴我:“大理石片的價值不在方圓大小,主要在于畫面,要有象形性,比如名山名水啊,名人形象啊,動物形象啊,這樣的石片,價值特高,與一般石片的價值相比,往往相差不是一位兩位數了。”據說一件題為“孫悟空在花果山”的石屏竟賣了 20 萬元。此片后來被博物館入藏。一件長80厘米、寬70厘米的方形大理石片,題為“金牛”,牛的形象逼真,石花呈金黃色,報價不低于 1 萬元。
紅木三嵌大理石祁山翠峰插屏 (民國)
在一次拍賣會上,新大理石精品與古玩字畫一起拍賣,其價位不分軒輊,有的甚至遠遠高于一般的古玩字畫。一件高 52 厘米、寬 25厘米,題為“無限風光”的座屏,在拍賣中編號為 070,因其與黃山酷似,構圖絕妙,估價 6000 元至8000 元。一件高 61 厘米、寬 22 厘米的座屏,題為“少女沐春”,在拍賣中編號 067,畫面是一位活脫脫妙齡少女的形象,此屏估價 1.2萬元至 1.5 萬元。這些新理石屏本身并無文物價值,也沒有在座架的木材和制作上占去多少費用,卻能賣到如此高價,關鍵就在于大理石片上的畫面美在自然,妙在天成,是天地之造化。這畫面不僅具有非凡的欣賞價值,而且是天然的、唯一的,這種自然天成、獨一無二的特性決定了它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而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又決定了它在藏品中高尚的地位和高昂的價格。
從目前大理石市場上看,圖案一般的新理石片價格并不很貴。筆者從行里得到的報價是:一塊周長 4 米上下的石片大體賣到八九百元,一塊周長 2 米上下的石片大體賣到兩三百元,再小一些的也就賣到 100 來元了。如果請店家為買家做成掛屏或插屏,紅木框子,做工也不錯,其價位依次為1200元左右、600 元左右、300 元左右。這樣的東西掛在家里比低劣的書畫作品要顯得高雅得多。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些理石片的價訂得不高,并不意味著沒有圖案或圖案不佳。行家都知道,奇石的價值在于發現。沒有發現的東西不見得不存在。對大理石的美學價值的開掘,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眼看高一眼看低”的情況在所難免。常言道:“慧眼識真寶。”只要你有一雙慧眼,也能從別人看似一般的理石片中發現其中美的內涵,找出別人看不到的“寶”。這大概也算是大理石購藏的“漏兒”和“亮兒”吧!未知的東西比已知的東西“漏兒”和“亮兒”不知要大出多少。
新大理石屏《童子拜觀音》
上一篇:《書信鑒賞·家書·放翁家訓序》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收藏手記·瓷器銅器篇·有錢·有眼·有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