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將功贖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將功贖罪:jiāng gōng shú zuì
詞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卻說孔明欲斬云長, 玄德曰:‘昔吾三人結義時, 誓同生死。今云長雖犯法, 不忍違卻前盟。望權記過, 容將功贖罪,’孔明方才饒了。”
詞由: 蜀、吳聯合在赤壁一戰, 打敗了曹操。諸葛亮分派關云長去守華容道, 吩咐他不能放過曹操。曹操一敗, 逃到了華容道, 止有三百余騎了。曹操看到關云長, 便說:“曹操兵敗勢危, 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關云長說:“你對我的厚恩, 我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相報了。”曹操說:“你過五關斬了我六將, 還記得么?大丈夫以信義為重。”關云長是個義重如山的人, 看到曹軍狼狽之極, 于是便放曹操過去了。可是, 關云長在諸葛亮面前立下軍令狀的, 所以關云長一回來,諸葛亮就要按軍法處斬。這時, 劉備為關云長說情, 容許他以后用立功來贖他今日的罪過。
詞義: 用功勞來低消罪過。將:拿;贖: 低消。亦作“將功折罪”。
書證:清·曾樸《孽海花》第六回:“我罪雖重大, 將功贖罪或許我折準。”清·莊恪親王《鼎時春秋·棄空營計用驕兵》: “我來打葭萌關,原是將功贖罪, 今又輸了, 如何去見主帥?”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六卷: “也虧他至蜀中賺你回來,使我母子相會。將功折罪,莫怨他罷!”
上一篇:成語《寸木岑樓》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小家子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