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門曳裾是什么意思
【典源】 《文選·鄒陽<上書吳王>》:“今臣盡知畢議,易精極慮,則無國而不可奸 (干); 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漢書·鄒陽傳》亦載。
【今譯】 漢時吳王劉濞陰謀反叛,鄒陽不愿參與,并上書諫阻,其中寫道:“如果我是為圖謀私利,那么沒有一國不能去求取官爵的; 如果我掩飾自己的內(nèi)心,那么哪個王侯之門不能出入游說呢?”
【釋義】 后以此典指奔走投靠權貴之門。
【典形】 長裾曳、侯門恥曳裾、王門裾、王門曳裾、曳長裾、曳裾、曳裾王門、曳裾效鄒陽。
【示例】
〔長裾曳〕 唐·張祜《戊午年感事書懷》:“卻厭長裾曳,寧辭短褐穿。”
〔侯門恥曳裾〕 唐·顧況《閑居懷舊》:“貧居謫所誰推轂,仕向侯門恥曳裾。”
〔王門裾〕 清·王攄《寄示昭復昭被》:“難曳王門裾,惟懷席上珍。”
〔王門曳裾〕 清·顧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韻》:“客舍輕彈鋏,王門薄曳裾。”
〔曳長裾〕 宋·曾鞏《簡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長裾,笑上扁舟指舊廬。”
〔曳裾〕元·湯式《一枝花·言志》:“曳裾休嘆,投筆空焦,題橋謾逞,擊楫徒勞。”
〔曳裾王門〕 唐·李白《行路難》之二:“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上一篇:王良執(zhí)轡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瓊樓玉宇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