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草菅人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
詞源: 《漢書·賈誼傳》:“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 忠諫者謂之誹謗, 深計者謂之妖言, 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詞由: 漢文帝時, 賈誼做梁懷王的太傅, 他看到功臣絳侯周勃被誣的事實, 就上了一道 《治安策》 的奏疏, 論述了秦王朝由于實行嚴刑峻法, 導致二世迅速而亡。他說的歷史事實是這樣的: 秦始皇讓宦官趙高做他小兒子胡亥的老師。趙高教的是刑戮之法,胡亥也就嗜殺成性。胡亥一接位, 就聽趙高的話, 將公子十二人戮死于咸陽市, 公主十人分尸于杜。秦朝著名將領蒙恬、蒙毅也被處死。秦王朝在關中有宮殿三百余所, 關外四百余所, 宮妃不可勝數。胡亥命全部宮妃隨秦始皇殉葬, 建造驪山墓的工匠, 全活埋在里面。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因上書勸諫而致喪身。胡亥視人命如同草芥,枉殺無辜,沒有多久秦王朝就滅亡了。
詞義:視人命如同野草,任意殺戮。草菅:野草,草茅。形容封建統治者輕視人命,可以任意殺害。
書證:《福惠全書·刑名部·監察》:“獄卒仇家諸人,草菅人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一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十七回:“因見首府如此行為,心上老大不以為然,背后常說:‘象某人這樣做官,真正是草菅人命了。’”
上一篇:成語《荊釵布裙》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落井下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