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白頭如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白頭如新:bái tóu rú xīn
詞源:漢·鄒陽《獄中上書自明》:“語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詞由:鄒陽是西漢梁孝王的食客,因受人誣陷,被關進監牢,將被處死。鄒陽在獄中非常憤慨,他上書梁孝王,列舉了不少古人心誠而被疑的例子:荊軻冒死為燕太子丹去刺殺秦王,太子丹還曾懷疑過他;卞和將寶玉獻給楚王,楚王因懷疑寶玉是石,先后砍掉了他的兩只腳;李斯竭盡全力輔秦,竟被秦二世處以極刑。鄒陽希望梁孝王能體察白己的一片忠心,不要讓自己重蹈卞和、李斯等復轍。鄒陽在上書中還寫道:“常言說,有的人處在一起即使白頭到老,仍然象初見面一樣互不了解,有的人即使途中偶然相遇,也會并車而語,一見如故。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就是相知與不相知的區別。”梁孝王看了這封信,很受感動,就下令馬上將鄒陽釋放,并待如上賓。
詞義:即使在一起待到頭發白,仍象新結識的一樣。白頭:頭發白了,這里形容時間很長;新:新交。形容交友不能深刻了解,雖然相識已久,但感情不深。
書證:宋·陳亮《與應仲實》:“而八年之問,話言不接,吉兇不相問吊,反有白頭如新之嫌。”清·胡鳴玉《訂訛雜錄·白頭如新》:“今人以白頭如新,作久而敬之,情好不替解。非。”
上一篇:成語《甑塵釜魚》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白駒過隙》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