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空穴來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空穴來風:kōng xué lái fēng
詞源: 戰國·楚·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 空穴來風’。其所托然者, 則風氣殊焉。”
詞由: 宋玉是戰國末期楚國稍后于屈原的一位辭賦作家。他在楚懷王、頃襄王時做過文學侍從一類小官, 一生很不得志《風賦》是借風來對楚襄王進行諷諫的詩辭。作者把風分為“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而對這兩種風所經過的地方和歷程作了細膩的對比和描寫, 借此反映統治階級和老百姓過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風賦》中寫道: 枳樹多彎曲分岔就有鳥來作巢; 有孔洞的地方, 就自然有風吹來。風所經過的地域不同, 風自然就兩樣了。
詞義: 有空洞, 就有風進來。穴:孔, 洞。來: 招致。比喻流言乘空隙而入。
書證: 唐·白居易《長慶集·初病風詩》:“朽株難免蠹, 空穴易來風。”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棹搖船掠鬢,風動竹捶胸。雖好事托以成之, 亦空穴來風之義也。”魯迅 《華蓋集·我的“籍”和“系”》:“如果流言說我想做皇帝, 我就得連忙自稱奴才了。然而古人卻的確這樣做過了,還留下些什么‘空穴來風,相乳來巢’的鬼格言。”
上一篇:成語《窮唱《渭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立談之間》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