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窮唱《渭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窮唱《渭城》:qióng chàng wèi chéng
詞源: 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錄》:“某所居安邑里口有鬻餅者, 早過戶, 未嘗不聞謳歌而當壚, 興甚早。一旦召之與語, 貧窘可憐, 因與萬錢, 令多其本, 日取餅以償之。欣然持鏹而去。后過其戶, 則寂然不聞謳歌之聲, 謂其逝矣; 及呼乃至, 謂曰:‘爾你輟歌之遽乎?’曰:‘本流既大, 心計轉粗, 不暇唱《渭城》矣。’”
詞由:傳說以前有一個賣燒餅的人, 每天一大早起來對著店里放東西的土臺子歌唱。有位富人找了他談談, 得知他家境貧窮得可憐, 就給了他萬貫錢, 作為資本, 多貼些燒餅多得些利, 還清欠債, 改善生活。后來, 人們聽不到他再唱歌了, 就奇怪地問他:“怎么一下子變得不作聲了呢?”他說:“我做生意的本錢大了, 手里寬心里也寬, 無暇再唱詩人王維的《渭城》曲了!”
詞義: 因窮困而歌唱 《渭城》。《渭城》:是唐詩人王維的《渭城》曲。后比喻詩人處境困窮時才善于作詩。書證: 明·王世貞《藝苑厄言》:“(嚴嵩) 貴后, 不能復唱《渭城》。”清·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彥回不作中書死, 更遣匆匆唱 《渭城》。”
上一篇:成語《秋風掃落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空穴來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