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秋風掃落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秋風掃落葉: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詞源: 《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以明公之威, 應困窮之敵, 擊疲弊之寇, 無異迅風之振秋葉矣。”
詞由: 東漢末年, 冀州牧袁紹兵敗憂愁而死時, 立少子袁尚繼承父親的爵位,長子袁譚因此有意見。有一次, 袁尚率兵在平原地方進攻他哥哥袁譚, 譚被逼只得派辛毗到曹操那兒求救。這時, 曹操正準備征討荊州, 他見袁譚來投靠很高興, 但還懷疑袁譚此舉是否可信。于是辛毗解釋道:“袁氏兄弟相伐, 連年爭戰, 弄得國庫空虛, 民不聊生, 大家都感到必將土崩瓦解, 這正是老天要滅亡袁尚的時候了。而你曹公憑強大的威力, 來對付窮困的敵人, 這無異于肅殺的秋風掃盡落葉啊。”后來曹操答允了袁譚的請求,攻克了袁尚的鄴地 (今河南安陽)。
詞義: 秋風把落葉一掃而光。比喻以強大的力量迅速而輕易地將腐朽的事物摧毀掉。
書證:宋·洪邁《夷堅志·齊先生》:“人言秋風落葉,此真是也。哀哉。”張震 《英明的預見, 正確的戰役方針》: “當我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直抵長江北岸之后,解放了的人民,個個喜氣洋洋,迎接著勝利燦爛的朝陽。”
上一篇:成語《相煎太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窮唱《渭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