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山窮水盡》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山窮水盡:shān qióng shuǐ jìn
詞源: 宋·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詞由: 南宋大詩人陸游曾因力主抗金被免職, 回到老家山陰 (今浙江紹興) 鏡湖旁閑居了五年。在公元1167年里的春社這天,陸游到鏡湖附近的山西村去游訪。這里農民的熱情好客, 特別是村莊如詩如畫的景色, 給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訪歸來, 陸游寫了《游山西村》記敘這次游景: 走呀走呀, 看到前面山連著山、水連著水, 心想, 大概前面無路可走了吧? 可是走呀走呀又見到村莊了。有點累了, 就到一戶農民家里去歇一歇吧。農民多么好客啊! 一坐下就送來了酒菜。不要嫌酒不好, 過酒的菜是多么豐盛啊! 如詩如畫的景色固然使人留戀, 但使我留戀的, 還是農民的淳樸性格啊!
詞義: 山和水都到了盡頭, 前面沒有路可走了。比喻一無辦法可想,完全陷入絕境。
書證: 毛澤東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 “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冰心《到青龍橋去》:“山窮水盡的途上,哪里是你們的歧路。”峻青《交通站的故事》:“不瞞你說,同志,為了這個交通站,我們家里早已弄得山窮水盡了。”
上一篇:成語《小受大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嶄露頭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