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嶄露頭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嶄露頭角:zhǎn lù tóu jiǎo
詞源: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子厚少精敏, 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p>
詞由: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字子厚,河東解(xie,今山西運城縣解州鎮)人,世稱柳河東。他從小聰明好學,十三歲時就能寫出好文章。經史子集,也無所不通。他父親在世時,年少的柳宗元就脫穎而出,二十一歲時一舉考中了進士,顯身揚名了。當時,本鄉人都交口稱道柳家出了個好后生。而后,他一度青云直上,二十六歲時又考取博學宏詞科,先后任集賢殿正字、藍田縣尉和監察御史里行(見習御史)等職。順宗即位,王叔文執政推行革新時,他擔任了禮部員外郎。
詞義:突出顯露了頭上的角。嶄:突出的樣子。比喻人的才能突出地顯露出來。亦作“顯露頭角”、“初露頭角”。
書證: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一五回:“此番吳氏(指吳佩孚)北返,獨倡保定會議,無非欲嶄露頭角,力與段(指段祺瑞)派抗衡?!薄睹┒苓x集·“戰時景氣”的寵兒——室雞》:“寶雞,陜西省的一個不甚重要的小縣,戰爭使它嶄露頭角?!?
上一篇:成語《山窮水盡》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左右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