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造謠生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造謠生事:zào yáo shēng shì
詞源:《莊子·盜跖》:“為我造之,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
詞由:孔子與盜跖的兄長柳下季是朋友。盜跖,有從者九千人,橫行天下,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人們深受其苦。有一次,孔子對柳下季說:“你這當兄長的教育不好盜跖,我都替你感到羞恥。表示并愿意去勸說盜跖。柳說:“盜跖這個人,是非常頑固的,如果你的勸告順從了他,就會高興;不順就會發(fā)怒,會侮辱你。你無論如何不去為好。”孔子不聽,叫顏回、子貢一起陪同去找盜跖。盜跖聽說孔子來求見,怒發(fā)上沖冠,說:他是魯國的偽君子。他既不會種田,又不會織布,喜歡搖唇鼓舌,亂講亂說,造謠生事,是個罪大惡重之人。叫他趕快回去,否則, 我會吃他的肝的。
詞義: 編造謠言以挑起事端。謠:謠言。亦作“造言生事”。
書證: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二回:“加以這些武童, 常常都聚在一處, 不是茶坊, 便是酒店, 三五成眾, 造言生事。”《魯迅書信集·致黎烈文》:“造謠生事,害人賣友,幾乎視若當然。”
上一篇:成語《軒然大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量鑿正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