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也”是象形字。金文很像古代的一種盥器“匜(yí)”。小篆的寫法與金文相似。隸變后楷書寫作“也”。
《說文·乁部》:“也,女陰也。象形。”(也,女人的陰部。象形。)
“也”的本義為一種盥洗器具,是“匜”的初文。
用作語氣詞用,放在句尾,表示判斷或肯定。如《韓非子·五蠹》:“皆守株之類也。”
用在句末,也可以表示疑問,相當(dāng)于“呢”、“嗎”。如《史記·陳涉世家》:“若為傭耕,何富貴也?”意思是,你是受雇傭幫人耕作的,怎么會(huì)富貴呢?
有時(shí)“也”字也放在句中,多表示語氣的停頓,以提起下文。如袁枚《黃生借書說》:“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上一篇:《麗》字義,《麗》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麗》
下一篇:《交》字義,《交》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