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不忘衰;安必思危拼音,盛不忘衰;安必思危對偶成語介紹
盛不忘衰;安必思危拼音:shèng bù wàng shuāi;ān bì sī wēi
【上】盛:旺盛,興隆。衰:衰敗。興盛時不能忘記衰敗時。形容居安思危,能考慮到長遠。◆ 也作“盛必慮衰”。陳魯民《盛世學史好》:“一個清醒的民族尤應居安思危,盛不忘衰。”
【下】在平安的環境,必須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危險狀況。形容安不忘危,常有憂患意識。◆也作“居安思危”。《漢書· 司馬相如傳下》:“圣王之事,兢兢翼翼。故曰于興必慮衰,安必思危。”
【綜】在興盛、平安時,不忘衰敗、危難時。
【例】① 《漢書·匈奴傳》:“及孝元時,儀罷守塞之備,侯應以為不可,可謂盛不忘衰,安必思危,遠見識微之明矣。”② 前幾年他的經營狀況良好,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但他盛不忘衰,安必思危,每年留足積累,因此在這次經濟寒潮中應付裕如,順利渡過了難關。
上一篇:《蓋棺論定,入土為安》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目不識丁》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