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小冠子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小冠子夏:xiǎo guān zǐ xià
詞源:《漢書·杜欽傳》:“欽字子夏,少好經書,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為吏。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俱以材能稱京師,故衣冠謂欽為‘盲杜子夏’以相別。欽惡以疾見詆,乃為小冠,高廣財二寸,由是京師更謂欽為‘小冠杜子夏’,而鄴為‘大冠杜子夏’云。”
詞由:這是說的漢代杜欽的故事。杜欽是漢代名臣杜延年的兒子,家里十分富有。可惜他一只眼睛瞎了,盡管他從小就愛讀經書,有滿腹經綸,然而他始終不肯做官。同時代有茂陵人杜鄴,字號和杜欽相同,都為子夏。兩個人的才能都使京城的人欽佩。為了對這兩個人區別開來稱呼,士大夫們就把杜欽稱為“盲杜子夏”。杜欽最憎惡人家以眼瞎詆毀他,于是就戴起小冠來,自己用一個明顯標志和杜鄴相區別。這樣,京師的人就稱杜欽為“小冠杜子夏”稱杜鄴為“大冠杜子夏”。
詞義:對漢代杜欽的稱呼。后用來比喻眼睛不好、患有目疾的人。
書證:宋·無名氏《釋常談》:“患目者謂之‘小冠子夏’。”
上一篇:成語《寸步不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塵垢秕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