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壯志凌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壯志凌云:zhuàng zhì líng yún
詞源:《漢書·揚雄傳下》:“往時武帝好神仙, 相如上《大人賦》, 欲以風 (諷),帝反縹縹有陵 (凌) 云之志。”
詞由: 漢武帝至成帝年間, 是漢賦的全盛時期。這種典型的宮廷文學, 用華麗的辭藻, 鋪張的手法,堆砌的辭匯顯示天子的尊嚴, 描寫上層社會的繁榮景象。其中有名賦家揚雄,他認為這種賦文能起諷刺的作用, 其實是不現實的。如當年顯赫武功的漢武帝, 晚年十分迷信神仙, 夢想有仙家給他煉就不死之藥。大辭賦家司馬相如針對他的思想, 特地呈上《大人賦》, 想勸阻他求仙, 可武帝看了這篇靡麗之辭,反而覺得飄飄欲仙, 更加有志于求仙、求長生不老了。
詞義: 豪情壯志直上云霄。壯志:大志。凌云: 直升云霄。形容志向的宏偉遠大。
書證: 元·關漢卿《單刀會》(三):“志氣凌云貫九霄, 周倉今日逞英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這號人, 在困難中不是低頭嘆氣, 而是奮發圖強, 壯志凌云,氣吞山河。”
上一篇:成語《垂簾聽政》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大器晚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