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及時行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及時行樂:jí shí xíng lè
詞源: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西門行》:“出西門,步念之: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夫為樂,為樂當及時。何能坐愁怫郁,當復待來茲?!痹~由:這首漢樂府反映了如何對待人生,不要以愁郁度過一生,而是有樂就要享受。詩篇寫道:我走出西門,走一步說一句。今天不享受一下人生樂趣,那么要等到什么時候才享受呢?對于人生樂趣啊,一有就要享受, 享受要及時, 不要錯過機會。怎么能老是坐在那里憂愁呀, 憤怒呀, 苦悶呀, 這一切, 以后再說吧! 人生不滿百歲, 就不必有千歲的憂慮。有酒有肉, 就心滿意足地歡樂一下吧, 這也可以解憂排愁呢! 貪財愛錢, 只落得后代人的譏笑。
詞義: 不失時機地尋歡作樂, 享受人生的樂趣。
書證: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十八回:“此時離行期尚遠, 正當及時行樂, 反要傷悲, 豈不將好好時光都變成苦海么?”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 則老大徒傷悲也!”
上一篇:成語《去住兩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及鋒而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