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南冠楚囚》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南冠楚囚:nán guān chǔ qiú
詞源:《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于軍府,見鐘儀,問之曰:‘南冠而縶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苟愔?,召而吊之。再拜稽首。問其族,對曰:‘冷人也。’”
詞由:楚國的大夫鐘儀,在公元前584年楚伐鄭時,被俘后拘留在晉。兩年后晉伐鄭時,有一天,晉景公到軍府去察看,見了鐘儀,就問道:“這個戴著南方帽子被拘執這里的人,是那個呀?”軍府的人回答說:“這是鄭國送來的楚國俘虜?!睍x景公就叫放開來,把他叫到面前以好言勸慰,鐘儀也跪拜表示感謝。晉景公問他什么出身,他說是樂官。再問他楚王這人怎么,他說:“不知道,楚王從小就親近大臣?!睍x國認為他是君子,就把他放歸楚國去了。
詞義:被俘的楚國囚犯。南冠:楚國在南方,因此稱楚冠為南冠。后泛稱囚犯或戰俘。亦簡作“南冠”。
書證:北周·庚信《哀江南賦》:“鐘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唐·趙嘏《長安秋夕》:“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楚囚?!?
上一篇:成語《千鈞一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南箕北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