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顧曲周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顧曲周郎:gù qǔ zhōu láng
詞源: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 其有闕誤, 瑜必知之, 知之必顧, 故時人謠曰:‘曲有誤, 周郎顧。’”
詞由: 三國時, 吳國的大都督周瑜, 不僅具有文韜武略, 還精通音樂。周瑜年青時, 有一次去朋友家赴宴。友人請來樂隊以助酒興。酒過三巡, 周瑜已有醉意。這時, 樂隊演奏的曲子發生了差錯, 僅管錯誤不明顯, 但也未能瞞過周瑜的耳朵。他立即指出曲子錯了, 錯在哪里, 并要求樂工們馬上改過來。在周瑜面前, 凡曲子有錯誤, 他都能聽出來, 聽出了錯誤又一定要糾正。所以, 當時有這樣兩句民謠:“曲有誤,周郎顧。”
詞義: 原指周瑜精通音樂。周郎:即周瑜。現泛指音樂素養很高的人。亦作“周郎顧曲”。
書證: 清·俞樾《余蓮村勸善雜劇序》:“誰謂周郎顧曲之場, 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
上一篇:成語《青梅竹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風行草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