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中”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面直立的旗幟,居中的“囗”表示“中間”之意。金文、小篆變得更加美觀。隸變后楷書寫作“中”。
《說文·丨部》:“中,內也。從囗;丨,上下通。”(中,納入。從囗;丨,表示上下通徹。)
“中”的本義為內、里,讀作zhōnɡ。如柳宗元《籠鷹詞》:“草中貍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意思是,草里的貍鼠之類足以成為禍害,一夜之中多次張望回顧,不斷受驚受傷。
由內、里引申為中間,一定范圍內部適中的位置。如“居中”。
由內、里又可引申指內心。如曹操《短歌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還可作動詞,讀作zhònɡ。如成語“百發百中”,其中的“中”就是動詞,射中。
上一篇:《絲》字義,《絲》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絲》
下一篇:《烏》字義,《烏》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