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蹉跎日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蹉跎日月:cuō tuó rì yuè
詞源:晉·阮籍《詠懷》四:“平生少年時,輕薄好弦歌。西游咸太中,趙李相經過。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驅馬復來歸,反顧望三河。”
詞由:這是詩人阮籍對少年時代虛度年華的回憶、追悔。他說:少年時代已經成為昔日了,那時候自己真是輕薄得很,不是想做點學問而只是想玩。有一次,到秦故都咸陽去游玩,經常到歌女那里去湊些熱鬧。自己覺得歡樂還沒有到達極點,而時光卻已很快地消逝了。我現在就要騎著馬回故鄉了,看著故鄉的方向,覺得自己真是對不起故鄉。錢財再多有什么意義呢?它不管怎樣也不能消失我心頭的悲哀。詞義:白白地度過歲月。蹉跎:時光白白地消耗掉。指人生虛度年華。亦作“日月蹉跎”。
書證: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徒使度外之士,擯棄而不得騁, 日月蹉跎而老將至矣。”
上一篇:成語《超超玄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輾轉反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