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落花時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落花時節:luò huā shí jié
詞源: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詞由: 這是寫的在江南又遇見李龜年的事。李龜年是唐玄宗開元天寶時代著名的音樂家, 當時王公貴族普遍愛好文藝, 杜甫因才華早著而受到唐玄宗弟弟岐王和殿中監崔滌的青睞, 得以在他們府邸欣賞李龜年的歌唱。遭受了安史之亂后的唐王朝, 從繁榮昌盛的頂峰跌落下來。杜甫輾轉漂泊, 極為凄涼。李龜年呢, 也流落江南, 過著賣唱的生活。這兩個文藝名流相會了, 杜甫胸中郁積著的無限滄桑, 自然就得到觸發。然而面對的是滿眼凋零的落花時節, 又無話可說了。
詞義: 指落英繽紛的暮春時節。
書證: 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飲茶粵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 落花時節讀華章。”
上一篇:成語《落筆成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行有余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