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行有余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行有余力:xíng yǒu yú lì
詞源:《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 出則弟,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行有余力, 則以學文。”
詞由: 有一次, 孔子對他的學生講開蒙學習的要求。他說: 小學生回到家里, 要孝順父母, 出門外出,要尊敬長輩; 做事的時候, 要小心謹慎, 還要說話實在, 講究信用;對社會上的人要普遍的愛戴心理,特別要親近那些有德行的人。這幾方面都做好了, 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抓緊學習, 學習詩、書、六藝。”
詞義: 做好了正常的應做的工作以后, 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行:做事, 做工作。
書證: 魯迅《致許壽裳》:“若問鄙意, 則以為不知先自作官, 至整頓一層, 不如待天氣清明以后, 或官已做穩, 行有余力時耳。”
上一篇:成語《落花時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衣缽相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