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方寸之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方寸之地:fāng cùn zhī dì
詞源:《列子·仲尼》:“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我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詞由:春秋時(shí)有個(gè)名醫(yī),名叫文摯,他的醫(yī)術(shù),十分高明。有一次,龍叔對文摯說:“我病了,你是名醫(yī),不知能否治得了?”文摯便讓龍叔臉朝亮處而立,文摯從龍叔后面向亮處審視,過了一會兒說:“嘻,我看到你的心了,‘方寸之地’(心)虛得很啊!”傳說文摯的眼睛竟能象現(xiàn)在的X光一樣可以直接透視病人的心臟。
詞義:心臟所在的區(qū)域。方寸:心的別名。引申為“寸心”,形容自己的一顆心。“寸心”后來又變成為一點(diǎn)小小心意的代名詞。
書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南北朝·梁·何遜《夜夢故人》:“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上一篇:成語《斐然成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方枘圓鑿》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